住在台灣這片寶島,真的很幸福:) 逛一圈市場或超市,就能感受到物產豐饒!能種植出相當多品種的蔬菜及水果,這都仰賴台灣農民的辛勤努力,以及負責農業推廣與品種改良的幕後推手—農改場。行政院農委會在全台設有七處農業改良場,Rikki 很開心能受邀前往參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120周年慶的系列活動『園藝作物及智能省工體驗趴』。這篇文章要帶大家見識現代農業的進步,看看什麼是育種?新品種的葡萄?芒果?溫室農作要如何省電並延長日照時間?省工新機具如何幫助農民?外銷日本的桔梗花,經濟價值高,新技術全年可種4期呢!
『園藝作物及智能省工體驗趴』熱鬧登場!親切熱情的李紅曦場長,與每個站點的解說研究員,讓人感受到滿滿活力!園藝作物的農業希望都在你們身上呢:) 是一場很讓人感動的盛會!
▌五大項目展出成果
🔸品種改良:最新品種及歷年重要品種
🔸種苗生產:嫁接機及育苗管理系統
🔸栽培管理:偵監管理、省工機具、智能補光
🔸採後冷鏈:切花保鮮、蔬果預措、冷鏈設備
🔸園藝療育:植物套組、輔具、評估技術
▌品種改良:最新品種及歷年重要品種
農改場最重要的工作項目就是育種,以區域性的園藝作物去做品種改良、種原繁殖及栽培管理技術之改良研究。中部地區以梨子、葡萄、甜瓜為主,現在也栽培出新的芒果品種呢!
在新品種的部分,葡萄台中六號在7月份舉行命名票選活動,品名的候選名單有羅娜公主、秋鈴、紫鈴、玉鈴、紫蜜、黑美人、木瓜葡萄,目前聲量最高的就是"羅娜公主",這名字真的很討人喜愛>///< 10月22日就會進行命名決選囉票選活動
葡萄台中1號~5號都是用來釀酒,新品種就是台中六號,糖度高達18度以上,酸度0.3~0.5%之間。
台灣的芒果主要產地是枋山跟玉井,但中部地區也種得出芒果唷!這芒果的來頭可不小,甜度21度,被媒體評為史上最甜芒果,纖維很細緻,吃起來幾乎沒有粗絲,今年產季已過,期待明年能品嘗到它的風味~
台中農改場位在彰化大村,這裡正是葡萄的產地。前面有提到臺中葡萄1號~5號都是拿來釀酒的,來品評一下酒香唷,聞一聞猜猜是什麼香氣。
猜的過程很有趣呢,草莓、水蜜桃是我們一下子就猜出來的項目,其他則是香味好熟悉,但卻說不出來是什麼,一公布答案,我們直喊著對對對,就是這個啦!這份『葡萄酒香氣鑑賞』很有趣,愛喝葡萄酒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囉~
▌種苗生產:嫁接機及育苗管理系統
台灣一年粗估有9千萬株番茄苗要進行嫁接,耗時並需要嫻熟的能手。西班牙的全自動嫁接機一台要價270萬,每小時可完成400苗,台中農改場透過機具的研發改製,推出的半自動嫁接機不到30萬,每小時可完成300苗,在107年更獲得國家發明創作獎金牌的殊榮呢!這天在活動現場也有展出,還能親自操作機具,執行嫁接工作:)
番茄的根怕水,茄子的根耐水,取用茄子的根與番茄的莖葉進行嫁接,兩個剖面完全結合。我們平常吃到的玉女番茄、聖女番茄、小果番茄等等都是透過嫁接的唷:)
▌栽培管理:偵監管理、省工機具、智能補光
中部地區也是栽種洋桔梗的主要產地,洋桔梗在市場流通約有150個品種,但事實上有多達上千個品種呢。主要展期在11月至3月,主力是外銷日本,花期8~12天,花期長,是經濟價值相當高的園藝作物。以往土耕一年只有兩期,轉為溫室種植可以轉為四期,終年可栽培。一次種植五個品種,一個禮拜種植一批,50天即可採收。更省工的是,溫室水耕只要除一次花蕊就行了(一般要除三次),更省工省時。
向我們介紹的蔡宛育研究員,隸屬於花卉研究室,聽她的解說,會覺得這些作物都閃閃發光呢!感受到農改場體貼農民、想提升台灣園藝作物的熱切心情:)在水耕栽培的技術推廣下,能大幅提升產值、提高節水率,有這些幕後推手進行各種研究,數據化的實驗測試,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投入農業這塊作發展。
台灣的洋桔梗主要外銷日本,畢竟花藝是日本的日常文化。為了提升產值,在日照短的冬季會進行補光的栽培技術,讓花苞不會萎縮。
傳統採用一顆顆的燈泡,現在則可改用LED燈管的補光設備,可以自由調整光的強弱,更棒的是還能切換光譜。洋桔梗在生長期喜愛藍光,待花芽分化後就喜愛紅光。
不只是花卉需要日照的輔助,就連火龍果跟葡萄也都需要呢。葡萄在11月~1月是新梢生育至開花著果期,進行夜間電照能促進生長,並提高著果狀況。燈泡是往上照的,離地40~50公分能增加照射面積。
▌採後冷鏈:切花保鮮、蔬果預措、冷鏈設備
農民採收蔬菜水果後,部分項目會需要進行保鮮,以維持作物的品質。透過壓差預冷的機器,能讓甜碗豆的儲藏期從14天提高到40天,儲藏30天後的可售率也從53%提升至93%。
以往農民可能會為了不讓柑橘腐化而泡藥水,台中農改場在柑橘的保存技術進行研究,找出「類酵母菌發酵液」跟「幾丁聚醣溶液」能讓腐果率降低30%至40%,希望在普及推廣下,農民改用非化學藥劑做浸泡,讓消費者能更安心。
▌園藝療育:植物套組、輔具、評估技術
原來在農改場的工作項目中,還有一塊是園藝療育。這個相當特別呢!讓長者與傳統的植物們共處,好比芙蓉、鳳仙花、到手香...等等,可以搓一搓聞到香氣,在視覺、嗅覺、觸覺都能做到刺激。
在園藝照護的過程後,也會進行高齡者的心情評估,指一下現在的表情是什麼圖樣。實測後發現,園藝療育的活動能讓長者開心的幅度比戶外活動更高,還有什麼能比拈花惹草更迷人的呢:)
在長者照護這塊,相關的輔具開發、共融場域的設計,也都是農改場的業務範圍呢。
這組盆栽萬花筒也好迷人呀,只需要簡單的萬花筒鏡頭,配上花色繽紛的盆栽組合,轉動著盆栽,就是夢幻的視覺饗宴。
▌省工機具─讓農民工作更有效率、更不費力
第一台介紹的是『電動施肥機』,農民不用再將肥料扛在肩上,直接倒入這台施肥機,就能電動行走,施肥的轉速也都能自行調整。輪胎更是能適應各種地形,即便是濕濘也不怕卡住。
台中農改場會進行農機具的研發,再進行技術移轉到機具廠商,目前這台『電動自走式升降作業機』是熱銷款呢!在溫室工作的時候,要進行裁剪工作時,不用再爬梯子搬梯子,直接升降工作,也能前進後退唷。
才剛推出不久,農改場相當看好潛力的『電動三輪自走式噴霧機』,噴灑農藥可以坐著進行,農藥不會噴到身上,也能單邊噴灑,高度及角度都能自行調整。聰明的農業耕作者就需要省工機來提升工作效率呀:)
▌5G光速物聯網下葡萄園的生產與管理
在行政院主計處最新的國情統計報告中可以知道,110年我國農林漁牧業就業人口 54.2 萬人,年減1.1%;我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是2.3%,低於南韓2.8%,高於日本1.7%。從農人口逐年減少,在93年台灣地區農業就業人口數為64萬人,占總就業人口數之6.6%,在更久更久以前,40年代初期,就業人數中農業所占比率高達56.7%。那時候的台灣還是農業社會,家家戶戶都是務農為生,但現代社會的務農子弟真的很少,現在的農業也與從前不同了,以科技化農業做管理耕作,不用再看天吃飯,以資訊設備做管理也是未來的趨勢。
來到大村的台中農改場,有幸一睹葡萄育種的實驗場域,導入5G光速物聯網的葡萄棚架,溫控、日照都能一手掌握!
鮮嫩欲滴的葡萄在小時候都是綠色的唷!讓人長知識呀~ 上頭還有天然的果粉呢,用手抹一下就能看到葡萄原本的光滑亮面。右邊這款頭尾尖尖的葡萄就是前面提到的臺中六號,以後就能用羅娜公主稱呼她了吧:)
來到台中農改場參與這場活動,品嘗到在地農果製成的冰淇淋、果汁飲品、甜嫩多汁的瓜果,謝謝主辦方的邀請,也希望大家看過這篇文章後,也能對園藝作物的農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更要謝謝農產品們的幕後推手,透過育種技術、設備改良、省工機具開發...等等,讓農業有了無限的發展可能,讓台灣的農產品能驕傲地走向世界。
/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
官網 https://www.tdais.gov.tw/index.php
臉書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dares
行政院主計處國情統計通報
追蹤我的IG
追蹤我的FB
喜歡 Rikki 文章的朋友,按讚加入臉書,並設定『搶先看』就能第一手掌握 Rikki 的資訊唷♥